1、創業這件事,與身份無關;創業成功呢,因素很多,我個人覺得多點經驗有益無害。文章中那幾位大學生創業者,聰明、自信、敏銳、實幹,相信他們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收穫。
2、一個好領導在企業裡有兩個基本的作用: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。領導看得遠,整個團隊才有可能早做準備,把資源的效能發揮到最大;二要有凝聚力,能找到並且團結一群人一起努力,事業才會成功。
3、古人說:獨善其身,達善天下。作為企業家,最大的責任乃是將企業做好。如果把一個企業比喻成一輛車,企業家就是這輛車的發動機,和許多零部件一起配合,努力,才能完成安全、準時運載人和貨物的責任。只是汽車的發動機在後台,是幕後英雄。而企業家不得不在前台,充當了標誌。
4、不怨天,不怨地,關鍵在於我們自己。我們有時候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,出身不好,時代不好,或者公司不好,行業不好,領導不好,實際上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說不准是未來某件事的因緣。當我們看上去碰到挫折的時候,可能是下一個崛起的力量。
5、贈金言一句:務本節用財無極。這話出自《荀子·成相》,我覺得很有道理。務本的本,在農業社會是耕和織,現在就是各位的職業,發財得先做好各自的本職工作;節用,就是節約地用,按需消費。這話翻成現在的說法,就是開源節流,這是積累財富的根本!
6、關於“stay hungry, stay foolish”的翻譯,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,比如“求知若飢,虛心若愚”,崔廣福“求勝若飢、執著若愚”等等。這句話的翻譯確實非常難,很難達意。中英文在表達的時候有各自的沿革和語境,要想100%復原原文的意思有時候是不可能的。
7、女人有壓力可以哭,男人卻不行。奔忙的節奏裡甚至連發呆的機會也沒有,我們現在又不去教堂或禱告,因此,晚上的應酬喝酒成了發洩的渠道。不管是官員,還是企業家,在燈紅酒綠中,在杯盞之間,實際上是種放鬆,也是種麻痺,更是種發洩。
8、人一定要想清三個問題:第一你有什麼,第二你要什麼,第三你能放棄什麼。對於多數人而言:有什麼,很容易評價自己的現狀;要什麼,內心也有明確的想法;最難的是,不知道或不敢放棄什麼——這點恰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,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得到一切。
9、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某些東西:財富、名氣、尊重、成就、升官、學問、愛情...甚至幸福,這些追求反過來成為我們的包袱和焦慮。
10、最近媒體上有許多針對中石化的評論,從天價酒到賣酒,從超豪華酒店到壟斷利潤...其實人們要的只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而已。不管是民企還是國企還是外企,大家能夠在同一個平台和規則下競爭。
11、喬布斯的去世,再一次提醒我們:一個人不管多麼能幹,不管多麼成功,不管如何聰明,甚至不管如何偉大,都難以迴避死亡,這是每一個人:偉大或者平凡,富有或者貧窮,高貴或者低賤…最後的同一歸屬。這歸屬不管是天堂還是地獄,不管是美好還是不美好,就是那麼一個歸屬。這是人類的宿命。
12、千萬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和說法,每個人生活的經歷不一樣,價值觀不一樣。尤其是當下的中國,價值觀尤其多元,這是好事啊!價值觀的多元說明這個社會的開放和活力。
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<